当落日的余晖洒映照在宿舍的阳台上,我常常会想起老家的祖屋,此时一种悠悠的乡愁和一种莫名的牵挂便会爬上心头。
放眼暮霭乍临时的苍茫宇宙,思绪不觉飘进时光隧道,于是祖屋里曾经发生的往事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脑际上。
祖屋位于琼岛北部海边的一个小渔村,是一栋典型的中国南方农村传统三格式石墙瓦屋。尽管对于住贯了高楼大厦的现代人看来,祖屋已老得像是一位佝偻的乡下老妪,可是在我的心中,祖屋却永远是一座了不起的建筑。因为在我孩提时,村里的房子大多是草屋茅寮,像祖屋这么高大的瓦屋不很多见,所以从懂事的时候起,祖屋便成了我心中的骄傲,自然也成了我在小伙伴们面前常常的炫耀。
祖屋建于何年?确切的时间也许永远都不会弄清楚了。因为旧时的农村,一般人建房子主要是为了遮风挡雨,至于要记下具体时间以期纪念什么的,那也只是富豪人家抑或是骚客们的事了。但大概的时间是可以确定的,因为祖屋是在我爷爷手上盖起来的,所以最多也是百余年的历史。百余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算不上什么,但对于一个家族,能有一个实物,历经百余年保存下来,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了。
所以祖屋在我的心中就如同一位家族的长者,它承载着我们家族百余年的历史,它延续着我们家族的生命,它见证着我们家族的欢乐与哀伤,它是我们的根和源。
与中国传统的祖屋一样,老家的祖屋也默默地发挥着它传统的功能。它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,它凄凉哀怨地送走一个个老人,又欢天喜地地迎来一个个的新人。在这一送一迎,一忧一喜,春夏交替中,祖屋也渐渐老了。那爬满青苔的墙壁,那挂满蜘蛛网的墙角,那斑驳风化的瓦片,那被蛀虫咬得体无完肤的椽柱、那凹凸不平的土面,无不写满着岁月的沧桑。
祖屋是老了,但就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,脸上的皱纹并没有令我们感觉嫌弃,相反却给我们带来笃厚与亲善。
站立在祖屋大门近乎破败的屋檐下,凝望着高阁上先人的牌位,我仿佛看到祖辈们列着长队,慈爱地、缓缓地向我走来,一时我似乎触摸到生命源头的脉动,于是一种原始的力量便充盈我的心脉,一种无可推辞的使命轰然撞击着我的心扉。
百感交集之余,我喃喃自问:人类能得以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,后浪推前浪,不就是因为后人不仅要学会自强不息、守正创新,而且还要懂得对先人恩德的感念和尊崇吗?
我想,这应该是祖屋留给我们的启迪和意义之所在吧!
重建祖屋应当是时候了!
2025年6月25日